作者:松浦彌太郎
原文作者:Matsuura Yataro
“與人交往,就像每天種下小小的種子──我總是用「愛情」來栽培、維護、持續與他人的關係”
作家、書商、總編輯、攝影家
多才多藝的松浦彌太郎
「我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用盤子來比喻。
如果對盤子有滿滿的愛,就會注意,珍惜,小心不打破,細心清洗。如果不小心打破了,原因是出在自己的愛情不足。因為盤子不是無緣無故『破掉』,而是自己粗魯對待,結果把盤子給『弄壞了』。
同樣地,人際關係不順利,或是原本視若珍寶的羈絆分崩離析,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出自某一方的愛情不夠。」
你是否向對方傳達了愛情呢?
不僅限於交友,這也是一本在生活中與人相處的備忘錄。
把「為了你」、「幫你」這些字眼從心中消除吧;如果有人為自己做了什麼,就以感謝和報告做為回禮;不管對方出了什麼事,都當他的朋友,當他的家人,當他的戀人;有時默默地守候對方,也是一種深刻的愛情表現……
松浦彌太郎在書中分享了許多自身經驗,說明他是如何從生活中發覺守護人際關係的珍貴智慧。從這些角度出發,就算碰到一些不好的經驗,但對於因此學到的事情,有一天「謝謝」這句感謝的話語將會自然而然地經常浮上心頭。
希望我們都能繼續過著人生中充滿「謝謝」的生活。
台灣版序
交朋友的能力。
去過許多國家旅行之後,現在不禁覺得,只要有交朋友的能力不管走到哪裡都可以活下去。這麼說或許誇張了一點,但試著回想現在和過去,當你發生了什麼事,伸出援手的總是人,是朋友。旅行的經驗愈多,便愈容易遇到令自己親身感受到人無法一個人活下去的機緣。
交朋友的力量,那是什麼樣的力量呢?
我覺得那大概就是找出別人優點的力量吧。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有一、兩個優點。充分去愛對方的優點,或許這就是友誼關係吧。每天見面,每天尋找對方的優點去愛他,這麼一來,自己和對方之間自然而然便能萌生友情。但擁有找出對方優點的能力,自然也有看見對方缺點的能力。至於要拿對方的缺點怎麼辦,我想應該是去接受對方的缺點,甚至要比優點更加喜愛。在某種意義上,愛與原諒是相輔相承的關係。此外,在友誼關係裡也不要把錢看成是最重要的事。我想這兩件事就是基本條件。
優點是一個人的個性,也是魅力所在,可以帶給人或大或小的感動。感動是會表現於外的情感,所以雙方自然而然能夠產生交流。光是一個表情,人便能交流溝通。人們就是因此能夠打開心防,邁向友誼之路的吧。
交朋友時重要的是要盡量把自己的感動,以動作和話語表現出來。「真好吃」、「真好玩」、「好棒」、「真漂亮」、「最喜歡了」,總是真誠地把感情表現出來。如果繃著一張臉,就算禮貌再周到也交不到朋友的。人在外國更是如此。別人對自己表示關心,沒有人會覺得不高興。所以要一直看著對方,觀察著,持續地付出關心。
朋友不是只要認識就好,友情還必須去經營,延續。並且,隨時抱著說「謝謝」的感謝心情。
在我二十年前寫下的筆記裡有這樣的句子,在這裡鼓起勇氣寫下來和大家分享。「稱讚,讚揚,認同」、「幫助人,讓人開心」、「尊敬對方,然後給予意見」、「從坐享其成的心態跳脫出來」、「正直親切」、「相信自己的心和眼睛所見,討厭的事就說討厭」、「當個勤勞的人」,以及「謝謝你」。
如果那些不知如何在生活中或職場上交朋友的年輕人、或對人際溝通感到困惑的年輕人願意閱讀本書,那就太令人高興了。
前言 發現優點的練習
「如果想吃美味的蕎麥麵,就去那家店。」
「現在在讀的覺得有趣的書,是這一本。」
在情報泛濫的時代,我們不再以自己的感覺決定,而是容易在無意中選擇其他人選擇的事物。
雖然失敗和期待落空的情況因此變少了,卻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。
原因在於如果把選擇「別人選擇的東西」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,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自己的個性。
與人展開真正的交往,關係應該是確立在以自己的眼光選擇對象,而對方也確實選擇了自己吧。
「如果你想交朋友,我推薦這個人。他人非常好噢。」
但其實無須這種小道消息,人與人自然就能成為朋友。
「你怎麼會跟那種人來往呢?他不是有點怪嗎?」
即便有人如此說長道短,但如果對象是自己的朋友,是戀人,或是生涯的伴侶,那我認為「自己覺得好就是好」。
不管是朋友,是戀人,還是工作合作對象,選擇要與誰交往時,絕不能計較利害得失。
「和這個人來往的話,既能填補寂寞,又有人脈,好處很多。」
抱著這種期待與人來往,我想並不正確。
不管是什麼事情,要以自己的能力做出選擇,決定什麼才是「最好的做法」。這也是種應該提起勇氣,以真摯的態度來面對的挑戰。
如果不去挑戰,交往只憑順其自然,與人的關係便會開始歪曲。我想不圓滑的人際關係,問題的根本或許大都是出在計較利害得失吧。
你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交到朋友時的心情嗎?
「和他在一起,好好玩,很開心。」
「他好可愛,很有趣,很溫柔。」
如果要把當時的感受化作語言,我頂多只有這種程度的印象。我想當時也許是以全身來感受,以無法化作語言、更接近動物的直覺,來判別出對方的優點吧。
我想,從現在開始,我們應該去找回這種質樸的感受力。如果小時候那種與人聯繫的纖細觸角已經縮得皺巴巴的,那就仔細地去舒展開來,慢慢地去修理,再試著使用看看如何呢?
交朋友的力量,也就是去發現對方優點的力量。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人,都去找出他身上光芒璀璨的寶物。這種發現優點的力量,如果不拚命練習,每天嘗試,就無法順利長進。
不僅限於交友,這本書也是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時的備忘錄。
太過靠近不會順利,但太過疏遠也無法順利。我寫下了如何去調整因為一點小事便會歪曲的人際關係的訣竅。無論是多麼微小的機緣,去珍惜讓今天與明日更加燦爛的每一個邂逅,去好好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吧。
傳達愛情 針對人際關係思考的時候,腦中浮現三個詞。
栽培。
維護。
持續。
我認為與人交往就是「栽培、維護、持續」這三個行為。
人與人的緣分,總是突如其來。
偶然的邂逅,變為不可或缺的關係。這小小的奇蹟,我想許多人都有過經驗吧。
像是你的朋友或戀人,你人生中不可少的存在,一開始可能是因為某個小小的契機才變得親近。從許多人當中特定選出一人,決定「我要跟這個人交好」,這種例子我想很少見。
在家人裡,能以自己的意志決定「我要選這個人當家人」的,頂多也只有配偶。在靈魂的階段,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自己選擇父母而出生的,而我生下來的孩子,一定也是如此,然而,這是在不涉及意識的範圍。之所以能成為家人,或多或少都有因不可思議的緣分與命定而聚集的要素。
將人的意志無法涉及、由某種偉大力量所決定的「邂逅」,轉變成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的,不是奇蹟,而是本人自身的力量。
「栽培、維護、持續」。
每個人都不懈怠地在進行這些行為,不,或該說是必須要這麼做。
在所有的人際關係裡,溝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被高聲提及。然而,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呢?
是將雙方想傳達的事情,確實地表達出來嗎?
還是去關懷、擔心對方?
抑或大家各自宣揚自己的主張?
為了不要流於互相縱容,老實將自己的心情化作語言?
雖然看似有許多見解,但我想事情或許意外的單純。溝通的目的,不就是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情誼嗎?
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戀愛。不管是家人朋友,還是同事,沒有一種關係是在不互相表示關愛的情況下成立的。
無論是對事物,或者是對大自然,不表示愛意就無法建立關係。
舉例來說,不小心打破了盤子,原因是出在自己的愛情不足。
如果對盤子有滿滿的愛,就會注意,珍惜,小心不打破,細心清洗。
盤子不是無緣無故就「破掉」,而是你自己「打破」的。不是因為你手滑,而是因為自己愛情不足以致粗魯對待,結果把盤子「弄壞了」。
同樣的情況,人際關係不順利,或是原本視若珍寶的羈絆即將分崩離析,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出自某一方的愛情不夠。
「那件糾紛,是因為我的愛情不夠才導致的」,反省一直以來的自己,不禁痛苦地深刻體認到很多問題其實都是這個原因。
「我是否傳達了自己的愛情呢?」
停下腳步思考這個問題,與經營人際關係的三個行為「栽培、維護、持續」息息相關。
人基本上是孤獨的,必須靠自己的力量走過人生。可是我也親身感受到,不管再怎麼要求自己,靠「自力」可以達成的事情依舊有限,很多事必須仰賴「他力」來實現。
他力,來自眼前的對象、周圍的人們,以及社會。所以,對自己以外的人,我們應該付出更多敬意與尊重。
要做到這件事,首先就是要自己主動去傳達愛意。
不管是去栽培,去維護或持續,我認為愛情都是首要的出發點。
○溝通的目的,是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愛情。
○對自己以外的人,給予更多的敬意與尊重吧。
隔天的「謝謝」 一起吃飯是人際關係的基本。
飯局可以說是建立關係不可或缺的行為。如果是很多人一起聚餐另當別論,但如果人數控制在六個人以內,那就是親密的私人空間。
為了讓別人更了解自己,我們吃飯。
為了認識對方更深,我們吃飯。
這不是很令人愉快的一件事嗎?
我一直認為「快樂地用餐」是吃飯的基本。再怎麼精心烹調的美食,如果是一面吵架一邊享用,想必也食不知味。既然要吃飯,和有趣的人一起吃當然比較好。
用餐的時候,就盡可能聊些分享快樂的事情,表示出「很高興和你一起吃飯」的態度。
用完餐之後,我也會留心,讓大家能感受到「啊啊,真開心,希望能再一起吃飯」的情緒。
我總是留心這兩件事。
我還有一件會留意的事,那就是在隔天確實傳達「昨天一起吃飯很開心」的訊息給對方。除了在道別時說「謝謝」,隔天我也會再說一次「謝謝」。
剛滿二十歲的時候,我常有機會讓長輩請客,但當時的我還年輕,什麼都不懂。雖然讓人請吃飯的時候會道謝,但隔天什麼也不會表示,一副沒這回事的表情。
某天和某位長輩談事情的時候,他突然聊到「讓人請吃飯,隔天打通電話道謝是當然的道理」,當時我聽了真是大為震驚。我想起自己雖然常常讓人請吃飯,隔天卻從不曾向對方道謝,感到十分羞愧。當時的狼狽,我還記得很清楚。
在那之後,我開始會寄簡單的謝函。
「昨晚真謝謝招待。能享用美食度過開心的時刻,我十分開心。」
雖然只是隻字片語,但對方接收到了我的心意。
我習慣寫信,如果是傳電子郵件或打電話,我想也沒關係。只要一句話就行了,表示自己的感謝。如果持續做這件小事,人際關係便能變得更緊密。
重要的是要「持續不斷」。
很多人在剛出社會的時候,或是面對第一次餐敘的對象,都會做到隔天的「謝謝」。受人招待時要寫道謝信,或是打通電話表示感謝,坊間大部分的禮儀參考書都會這麼提醒。
然而,大家大都無法持續下去。
工作數年之後,或是和相同的對象吃過好幾次飯之後,便自動省略了隔天的「謝謝」這個步驟。
然而,
隔天的「謝謝」可是讓彼此感情更深刻、更長久的好機會。 兩人可以一起回想那段歡樂的時刻,也可以說是為了興起「再一起去吃飯」的念頭的小小儀式。「謝謝」這句話說再多次都不嫌多,也不會有人覺得討厭的。
○受人招待的隔天,要好好地向人家道謝。
○寫信也好,打電話、寄電子郵件也可以,重要的是要持續下去。
不被對方影響 不管是第一次見面,還是見過數次面,有些人的態度始終很差。
冷淡,嚴厲,過於客套,傲慢。至少顯然不是好意的態度。
雖然不知道對方是真的有惡意,還是不自覺的反應,但不好對付是事實。
我一直覺得溝通的目的是用來傳達愛情,希望自己能用全身來表現「很高興見到你」的喜悅,即便如此,遇到前述的那些人,有時候我還是差點會動氣。
像這種情況有兩條路。你可以表現出和對方同樣的態度,或者,你可以堅持自己基本的待人態度。
兩種方法我都試過,第二種方法壓倒性地有用。即便對方感覺再差,也不要被對方影響,自己繼續表達心意。雖然做起來不容易,但這才是保護自己的方法。
因為如果你也被對方的惡劣態度給傳染,一段不舒服的人際關係就會開始。
如果自己做出和對方相同的惡劣舉止,對方也會更加惡行惡狀。兩人之間惡劣的感覺逐漸升溫,最後就連周圍的氣氛也被搞壞。在這種情況下,沒什麼人能夠覺得自在。
又,對方的「差勁態度」背後可能有各種原因。
他可能很累,或是剛好心情不好,或剛好遇到什麼不好的事,就算雙方很親近,每個人一定都有其他人所不知的苦衷。他也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太忙而無力好好招呼你也說不定。
如果你反應過度,也擺出「這算什麼」的態度,反應也未免太直線思考了。
「他可能是討厭我吧。我做了什麼惹到他嗎?」去想這種事,也沒什麼意義。
就算對方以討厭的態度面對自己,但傳達愛情並不是要你討好、奉承對方。不流於情緒化,平淡的,以平常心對待他。光是這麼做就是一種愛情表現,能夠安撫對方激動的心。
如果對方真的懷抱著惡意或怒氣想攻擊你,那總有一天你會以某種形式得知,不必「當下立刻」反應也沒關係。不,反倒是當對方情緒激動,你不去理會也是一種處理方式。
世界上不是只有好人,也不總都是惡人。
你也會有「總覺得心煩意亂的日子」吧。像這種日子,別人不當一回事,以平常的方式對待你,對你最輕鬆,而這對對方也是一樣的。
○就算對方態度惡劣,也以平常心接待吧。
○不流於情緒化,以平和的態度對待他,便能安撫對方激動的心。
守護家人 我一直希望當個可以一個人活下去的人。我認為成人的最低條件便是承受孤獨。
所以不管是在生活圈或職場,我並不會想要增加朋友。我覺得朋友應該是因為某件特別的事牽線而偶然結識的。我很少會有擴展人脈,想把所有認識的人都變成朋友的念頭。
即便如此,偶爾還是會遇到得「打入朋友的朋友之間」的情況。
例如,和朋友的朋友的聚會。
和妻子的朋友或是和我的朋友,進行家族和家族的聚會。
以女兒為中心的聚會。親戚的聚會。
這種時候,我不會說「我討厭這種場合,我不想去」之類的話。
做為社交生活的一環,我不會不樂意參加,也會盡可能讓自己玩得開心。但我不會勉強自己融入大家,也不會試圖加深和其他人的關係,而是以「如果能認識好玩的人,這也不錯」的心態,保持平常心。
我覺得在這種集會最重要的是身為「接點」的那個人必須擔任「關照大家的角色」。譬如說,當我朋友一家和我的家人聚在一起,對家人而言,與那些人的接點就是我。去關心家人有沒有不好的感受,是否覺得不自在,有沒有在勉強自己,便是身為接點的我的任務。
「他們是我的朋友,你們一定要好好跟對方相處噢,」我覺得這種心態未免也太蠻橫了。
客人雖然也很重要,但你得優先保護的應該是自己的家人。這是務必要堅守的原則。
同樣的意思,自己的雙親與妻子的接點是我,妻子的雙親與我的接點是妻子。雙方來往的時候,需要視為最優先的應該是自己的家庭──自己打造的家庭。
我和妻子都很留心一件事,那就是絕不一個人回老家。
要回老家的時候一定是夫婦同行。女兒偶爾不會跟我們一起去,但「夫婦一起」這個原則絕不會打破。
我不會一個人回老家吃母親做的菜。
妻子不會一個人回老家向娘家發牢騷。
「啊啊,好久沒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,還是老媽做的菜最棒。」
「還是回娘家最輕鬆了,心情好平靜。」
會對自己的父母卸下心防,說出這種話的人或許不少。可是我覺得一旦你離開家,獨立了,就算撕破了嘴也絕不能說出這種話。因為這等於是不把自己的家放在眼裡的行為,是以扭曲的方式逗父母開心。
我決定回老家時一定要兩人同行,也是為了不犯下這種錯誤。
話說回來,這個做法其實並不是我的獨創,我的父母一直都是這麼做的。不管要回哪一方的老家,一定是夫婦同行。我沒有問父母這麼做的理由,但自然地承襲了雙親的習慣。
現在我打電話回老家說:「過陣子回去玩」,母親還是照樣會說:「要兩個人一起回來噢。」
將來女兒結婚了,我也打算對她說:「絕對不可以一個人回家。要到家裡來的時候,就兩個人一起。」
成為接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一不小心就容易過於投入自己的角色,結果常常會冷落了親近的人。
不管是什麼場合,都絕不能犧牲親近的人和家人。好好守護自己的家人,我認為不管對男性、對女性這都是必要的事。
○絕不能犧牲自己親近的人和家人,請銘記在心。
○好好守護自己的家人,不管對男性、對女性這都是必要的事。
默默守護 愈是喜歡對方,就愈想干涉對方的事。
懷抱的感情愈深,就愈想為對方做點什麼。
「我很珍惜地看待你。」
傳達這份心意是很重要的事。待在對方身邊,實際幫上對方,是人際關係裡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。
然而千萬不可以忘了,這只是以自己的心情為優先的一種愛情表現。
「想為你做點事,」也就是決定「去做」自己想像中「這麼做比較好」的事。但是對方真的希望你做的事,就算雙方關係再親密,你也無法百分之百知悉。
有時候,默默守護對方就好。
我覺得這或許也是一種深刻的愛情表現。
稍微保持一點距離,不插嘴,也不出手干預,但是真心地守護對方。
你能為對方做的事,就是不管對方出了什麼事,都當他的朋友,當他的家人,當他的戀人,就只是這樣。
光是做到這一點,在某些時刻和場合,可說是一種最極致的愛情表現。
我自己最感激的一點,就是我的合作對象和我的妻子總是默默地守護我。
「讓你擔心了很對不起,可是我現在沒辦法好好說明,我的心神都放在其他事情上,沒辦法顧及你。」
在我沒有餘力顧及他們的時候,他們也不會干預我,這不知為我帶來多大的安慰。
但是不干預,不代表是丟下對方不管,也並非不關心。正因為有人用心地靜靜守護自己,我覺得自己才能堅持下去。
那種感情或許和親情很相似。隨著感情加深,雙親信任自己的孩子,能夠不作聲地靜靜守護。
對自己的孩子自不用說,我希望也能對自己身邊重要的人們,懷抱著靜靜守望的愛情。我總是這麼期許自己。
Labor and to wait.
我在《嶄新的理所當然》一書也曾提過這句話,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諺語,意思是「播種,然後等待」。
人際關係也是一種播種等待的行為。
要加深與人的羈絆很花時間。無論如何都需要等待的時間。
「根長出來了嗎?芽發了嗎?」,才撒下種子就翻開土來看,那只會毀了植物。
等到總算發芽,要開始照顧那小小的綠意,但不管再有愛,如果水澆得太多,植物就會腐爛;如果不去照顧,置之不理,又會枯死。
要學會要澆多少水才是適度的水量。
要懂得播種的時機,澆水的時機。
更重要的是,要知道等待的時間的重要性。
與人交往,就像每天在照顧小小的種子。
我只能說,沒有著急的必要。
因為你是森林裡的一棵樹,是一顆受到許多人的愛情灌溉而慢慢茁壯的小小種子。
○有時默默地守護對方,也是一種深刻的愛情表現。
○Labor and to wait. 人際關係也是一種需要播種等待的行為。
博客來好書介紹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190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