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rrucci
美,是最強大的心靈力!
價值、意義和美感,是心靈的最佳保養品。每日服用,靈魂快樂又健康!
達爾文說,美感是物競天擇的一個決定性因素。許多研究證實了這個說法:從小接受美學教育的孩子,較有自信、人際關係較好、遇到逆境比較樂觀;醫院加入美感元素(藝術和大自然)後,病患康復更快、藥物使用則降低;而原本彼此抱怨、憤怒暴躁的怨偶,只要感受到美,對立的態度立刻柔軟下來,撤除防衛,願意溝通傾聽。
每個人的靈魂都喜歡美的事物,欣賞美是人的天生本能,也是人性的基本需求。美是生命的強心劑,帶給我們希望,使我們熱愛世界;遠離美,靈魂會生病,死氣沉沉。愈常接受美的洗禮,活得就愈快樂、充滿活力。
《美,靈魂的禮物》全書洋溢美感能量,從生活的各種面向切入,完整介紹美學力的神奇作用:美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和自我認同感;美可以療癒我們的傷痛,促進身心健康;美不只存在於外表,內在美更是人際關係的重要關鍵,可以促動深刻的靈魂交流;美感不僅喚起我們的情感,也會打開心靈視野,幫助我們以不同角度思考,做出更開明豁達的決定;美讓我們珍惜大自然和環境,看透戰爭和仇恨的荒謬,以和諧之心,尊重我們所棲居的美麗地球。
侵略、剝削、破壞、仇恨是無法與美並存的。美讓我們活出更好的自己,再度敞開心扉,以孩子般的純真眼光,擁抱健康、良善、和諧與幸福。美,讓生命飽滿,帶來真誠的救贖。
美是基本需求
有人可能會說,美是多餘的奢侈品,沒什麼實用價值,少了它,日子多少還是可以如往常般過下去。我倒不這麼認為,以上述那位女子為例,我們會發現體驗到美之後,她彷彿脫胎換骨,性情也大為改變,感情生活更熱烈,內心世界更豐富,感受更敏銳,與人相處更自在,自我認同更強烈,自尊心更穩固,做決策時更有自信,更有能力過好每一天,對於人的存在也有更深刻的體悟。
這是檢視審美體驗的第一要點。美並非像遙遠的衛星,反倒有如太陽,為生活每一面賦予光熱與活力。我經常帶領以美為主題的工作坊,學員們往往會在活動結束後告訴我,他們原以為美是一種偶發的特定經驗,好比欣賞一幅畫或聆聽一段音樂,但是聽了我的演講之後,他們了解美是人生的要素,它牽動著生活的每個面向,直抵人的本質核心。
美的益處
多年來我常以美為題開課,也在心理治療中談論它。我訪談過很多人,請他們說說美的事物帶來的影響。在這過程,我拋開所有理論概念,盡可能以開闊的態度來看待每一種體驗,聆聽它的教誨,從不用它來印證某個觀點,直到了解透徹之後才下結論。
此外,當進行這些訪談,以及整個研究過程時,我秉持著一個基本原則:美沒有固定標準。我並沒有事先預設什麼是美,什麼不是美,只要有人覺得哪樣東西是美的,我都毫無保留全盤接受。在這一行,你不能否定別人的經驗,你的出發點是要去理解別人的經驗。
隨著研究的進行,我愈來愈明白,美對於人的性情,以及由此延伸,所有意想不到,甚而看似毫不相干的部分,有多麼不可思議的影響。「我忘了我所害怕的一切」、「我懂了好多事」、「我看見幸福」、「我感到放鬆又很充實」、「能活著我很感恩」。
這其中,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。在這個數位化的年代,一個情緒喧騰、壓力重重、刺激過量的年代;一個充斥虛妄的欲望、私密外曝、步伐狂亂、媒體轟炸的年代;社會不時侵襲、糾纏、誘惑或麻痹我們的年代,我們的真實感受何在?冒著迷失自己的危險,置身於一大堆不屬於我們的情緒裡。或者更糟,受困於內心一股無名的巨大空虛之中,說不定還根本渾然未覺。與美邂逅,輕易地把我們帶回情感自然流露的純真狀態。
讓我訝異的是,進行這項研究時,從沒有人問,我所謂的「美」是什麼意思。他們一聽就懂,好似我問的是何謂「藍」或何謂「甜」一樣。不過,他們和美的關係則是另一回事。就某些人來說,這關係充實而直接;就另一些人來說,這關係較為曲折棘手,就像人和生活中其他基本現實面,如食物、性愛、金錢或死亡的關係一樣,這之中可能充滿魅惑、恐懼、尷尬、矛盾、壓抑。每個人對待美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,就某方面來說,它反映了我們的整體性格。
我們也別遺漏另一個重點:美的經驗是多重面向的。當我們感受到美時,通常會覺得它是具同質性的單一事件,然而美的經驗實則由各式各樣獨立、有時是恰好同時出現的許多因素所促成。舉個例來說,我看見希臘神殿時,它的和諧與完美讓我深深折服與感動。而究竟是什麼,讓我有這般感受?是因為神殿的完美比例符合了「黃金比例」(Golden
Mean)這個古希臘認定美的標準?還是火紅的罌粟花和澄黃的金雀花、海的氣息、清爽的空氣,以及環繞神殿的迷人景致,也是我美感體驗的一部分?假使在十一月的清晨,看見這神殿從霧靄朦朧之中詭祕地露臉,說不定我會覺得這慢慢褪去神祕面紗的撩人風情,正是它美之所在。
或者,說不定是我想起了希臘神話的緣故,置身在那神殿裡,總令人覺得神靈臨現其中;說不定是希臘羅馬古詩浮現在我腦中所致。也或許深深打動我的是古老石塊的粗礪質感,以及傾頹的廢墟予人的蒼涼迷魅;如果出現在我眼前的是全新的複製建築,我會完全無動於衷。最重要的是,我當時和心愛的人一起欣賞這神殿,所以這一刻格外深刻難忘;要是在我身旁的是一群粗魯的觀光客,他們大聲喧嘩,在圓柱上胡亂塗鴉,隨地丟垃圾,我還會感覺到美嗎?
富裕的貧窮
在這項研究裡,我所依循的是義大利精神科醫師,同時也是心理綜合學派之父阿沙鳩里(Roberto
Assagioli)的原創概念。阿沙鳩里率先在心理學領域強調美的重要性,他常問病患和學生最喜歡哪部電影,哪些書籍、繪畫和雕像影響他們最深?在他看來,美是生活裡不可少的要素。
阿沙鳩里是這領域的先驅,他的觀點不僅意義深遠,而且非常切合當代人的處境。人類的歷史演變至今,在西方社會裡,我們的處境同時是希望無限卻又令人憂心。從某一方面來說,我們和全世界接軌,知識爆增,所有隔閡逐一崩塌,神奇的科技把虛幻的神話化為日常的現實;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我們卻一步步陷入貧窮的危機:我們像奴隸似的,為了生活瑣事奔波,陷在城市雍塞的車陣中動彈不得;如行屍走肉一般在虛華空洞的購物商城裡遊盪、消費;和逝去的戀情糾葛不清。
我們因為陷溺在數不清的刺激裡,最後變得心思渙散,渾渾噩噩,而這正是富裕的貧窮:因為失去意義、價值與美感而吃苦受罪;這正是靈魂的貧乏:我們以為自己無所不能,然而細究起來,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。
在這個奇妙又驚人的年代裡,體制失去了約束力,再也幫不了我們;正義、自由和愛的價值變得抽象又飄渺,和其他成千上萬個誘人的允諾相比黯然失色。值此危急之秋,美就像救命的浮木,而且它就在身邊,就看我們有沒有慧眼得以識出。它超越任何教條,回應我們最深的需求,同時,美不假外物,即興自發,它引領我們回歸自身。
我從訪談裡一而再發現,美不是一時興起的感受,而是不可或缺的需求,只是我們往往沒察覺到自己有這項需求,好比口渴,很多人明明口很渴,卻渾然未覺,然後因為水喝得不夠,身體極度缺水而開始坐立不安,但他們卻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口渴。人對美的需求也是如此。美的需求沒得到滿足,會引發抑鬱、心神不寧、深感徒勞、沒來由地有攻擊性等各種病徵。
拒美於千里之外
麻煩的是,美的需求不管再怎麼強烈,再怎麼重要,卻很容易被日常生活中那些盤踞在我們腦中的念頭,以及讓我們分神的事情給推開。在威爾斯(H.G.
Wells)的《牆中之門》(The Door in the
Wall),有個小孩發現了一扇神祕的門,他打開它,進入一座奇特的花園,那兒美妙有趣,他在裡頭待了好一陣子,快活無比。隔天他再次尋找這扇門,卻遍尋不著。日後這扇門曾經再度出現,但他不巧都有事在身,例如有一回是在開學日的上學途中。每次他都掙扎不已,最後總是選擇過門不入。這孩子慢慢長大,有時他會想起那美妙的花園。之後,他又有一次偶然發現那扇門,卻因為當時趕赴一場不能延遲的會面,而再次與它失之交臂。他騰不出空檔來領略美的事物,到頭來只能在死後再度進到那花園裡。
同樣的,我們也總是來去匆忙,無暇分身,往往和美錯肩而過。這實在可悲,因為沒有美,我們雖生猶死,生活變得苦悶、艱辛、晦暗。沒有美,我們觸不著自己的感受,世界變得冷酷或平庸,其他人引不起我們的興致,人生失去亮麗色彩。我們日復一日拖著沉重的身心,得過且過,不知道這一生所為何來,生命有何意義?
如果美是如此不可或缺,而且就在我們週遭,俯拾皆是,那麼我們為何總是視而不見?答案有幾個。
首先,我們就如威爾斯故事裡的主人翁一樣,老是忙過頭,惦著很多事。美就在此,而我們的心思卻在別處,畢竟,我們從小不是就被教導要這樣嗎?我們被教導要專心上課,不可以看窗外望著鳥兒飛,也不能發呆作白日夢。我們時常,而且是太常把美和輕浮、不正經畫上等號。
也或者是,美看起來沒什麼用處,而且不受拘束。螺絲起子、原子筆、飛彈、鈔票,全是有用的東西;詩篇、奏鳴曲、乾枯的葉片、蜻蜓,則顯然沒什麼用途。既然美沒有實用價值,何必為此徒勞,虛擲光陰?
甚至,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值得享受美。生命賜予我們一項非凡的禮物,但我們卻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。別人努力打拼而自己卻痛快享樂,似乎是很自私的事,於是美成了我們無福消受的奢華。
又或者我們深信,要受過高等教育才懂得欣賞美,所以我們必須博學多聞,具有某些特殊才能、收集古董、變成為菁英或雅痞才行,但這也是誤解。雖說廣泛的閱讀和涉獵,有時確實有助於理解和欣賞美的事物,不過美其實不拘任何形式,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都體驗得到。美是人人可以自由心證的。
此外,有些人則對美望之卻步。他們本能地知道,要體驗美,必須卸下心防,敞開心胸,然而這也意味著,如此一來他們會變得脆弱,身陷險境。他們擔心招架不住,會因為暴露自己而受傷害,或者是從前不設防和受創的記憶,讓他們變得更加拘謹,所以因為太害怕,他們無法心悅臣服於美。
更進一步的障礙和這類擔心很類似,卻更深層,那就是害怕自己會崩潰。這層恐懼在於,假若我們真的完全放開自己去體驗美,性情人格會就此改變;就像那則非洲故事說的,美以其強大威力顛覆一切,讓舊我死去,而我們擔心自己會承受不住。某方面來說,我們的憂慮不無道理,只是我們忘了非常重要的事情:必先置之死地,才能後生。
醜陋
然而,醜陋事物也同時大剌剌地入侵我們的生活。正如美的事物擁有療癒、激勵、啟發我們的力量一樣,任何形式的醜陋,對人的心靈也有無比的毀壞力。醜陋使我們消沉,侵害、顛覆我們的內在世界,使之混亂失序,它讓我們感到迷失、耗竭,讓我們變得虛弱、無能。醜陋把我們扯裂。
希爾曼(James
Hillman)是少數心理學家,他強調美的重要,以及壓抑美的可悲。他曾經問醜陋讓人付出了什麼代價:「怠工、性執迷、輟學、暴飲暴食、專注力太短、製藥工業、蠱惑人揮霍以逃避現實的龐大消費產業、藥物依賴、運動暴力、用觀光包裝的殖民主義,這些事物讓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?我們是否也能從壓抑美的現象裡,找到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問題的重大根源?」
美的力量經常不被人察覺,醜陋的邪惡威力亦然,遂而我們不知不覺地被醜陋所侵害。我以美為主題帶領工作坊時,常會請學員們思索醜陋帶來的影響,他們想到的例子是:電玩暴力、屠宰場的殺生、大自然的破壞、戰爭的恐怖、殺害無辜的地雷、虐待兒童。隨著學員們體察醜陋具有何等驚人的破壞力,氣氛總會愈來愈凝重。
每當工作坊進行到這裡,我總感覺吃力,因為我知道學員們在某個程度上都很不好受。然而要充分理解美,就要正面迎向醜陋,體認它的威力,否則美的概念將停留在多愁善感層次,而流於表面。
對美的剝削
然而,當前的社會依然體認不到人對美的需求;或者說,它體認到人的這項需求,可是卻從中剝削。流行時尚工業聯手說服我們相信,美麗可以販售,人人可以擁有美麗,只不過,擁有美麗之前,我們得要先把自己改造得美麗才行,我們唯有使用某某面霜、穿上某款服飾、買下某個小玩意兒、時髦的墨鏡或拉風的跑車,才稱得上美。美成了商品:購買某某商品,美便屬於你,你會快樂似神仙;你若不掏腰包,就與美無緣,也進不了富麗堂皇、炫光閃閃、如仙似幻的世界。媒體日復一日如此蠱惑我們的世界。
這說來弔詭,因為事實上美從沒像當今這般伸手可及:只要踏入一家大規模書店,就可以輕易找到所有文學鉅著或藝術傑作;或者找家旅行社,花一筆大多數人都付得起的費用,就可以坐上飛機,到地球上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方欣賞美景;更別說上網了,從網路上可以下載一世紀以前,只能在特殊場合聽到的奏鳴曲或交響曲。大量的不朽傑作運往我們居住的城市,透過各種展覽和展演讓人一飽眼福,就連電視廣告有時也拍得令人激賞。
這是文明卓越發展的成果,雖然這之中肯定潛藏因事物唾手可取而流於平庸的危險,甚至是,為了讓美變成超市裡隨手可得的商品,它的精髓勢必所存無幾。於是,我們忘卻了美其實並非物品,而是一種存在的方式。儘管我們比以前更有機會親近奇妙的大自然,以及藝術的曠世鉅作,但我們依然盲目,無視美的存在。
假使我們誠實面對自己,絕大多數的人會在生活裡發現更多美好事物──不只是從充滿異國情調的節慶或藝術品裡,而是從人身上、從最平凡無奇的事物裡發覺美。
有時候,生活會開啟一扇門,我們走了進去,發現裡頭別有洞天,那兒的景致前所未見,新奇、遼闊而動人。之前,我們一直待在狹小而安全的地方,想像不到有這麼一扇門存在;門開之後,卻發現裡頭風光明媚,山巒溪谷綿延起伏,雲霧氤氳,陽光下的河流閃著粼粼波光,宛如一幅綺麗的錦繡,而我們的生活也就此完全改觀。
讓我們想像,有個三十歲的女子,她有著尋常的煩惱如愛情、事業、結婚成家、如何收支平衡和保持身材等等。有太多的事盤據她的心思,因而對美的事物和經驗並不特別感興趣。
有一天,就像巫師施法般,一扇門敞開了,她走進一個意想不到的世界,開始看見存在於週遭和內心的美:幻化多變的雲、鳥兒啼囀、池塘裡的倒影、荒煙漫草中的廢棄車、不求回報的善舉、莫札特K488號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、記憶中多年前的某次邂逅、映著陽光的斑斕秋葉、足球賽精彩的射門得分、一封感謝信、曼妙舞姿、大都會的天際線、洋蔥剖面的紋理、夕照下的暮色、海浪拍打岸邊的濤聲、褪色老舊的告示板、金龜子背上的光澤、清朗夜晚漫步在城街上、一幅林布蘭的蝕刻畫、一襲雅緻的舊衣裳、夏日清晨山間的空氣、一首字字珠璣的詩、一朵花的芬芳、蓋希文(Gershwin)的「夏日時光」、灑落在鄉間的月光、孩童的眼神、貝殼上的紋路、一個夢想、滿天星斗的夜空,不勝枚舉。
現在,這女子突然能看見美。而我們要問的是:她會有什麼改變?當我們敞開心迎向美,生活會如何起變化?本書的主旨就是要回答這問題。
有人可能會說,美是多餘的奢侈品,沒什麼實用價值,少了它,日子多少還是可以如往常般過下去。我倒不這麼認為,以上述那位女子為例,我們會發現體驗到美之後,她彷彿脫胎換骨,性情也大為改變,感情生活更熱烈,內心世界更豐富,感受更敏銳,與人相處更自在,自我認同更強烈,自尊心更穩固,做決策時更有自信,更有能力過好每一天,對於人的存在也有更深刻的體悟。
這是檢視審美體驗的第一要點。美並非像遙遠的衛星,反倒有如太陽,為生活每一面賦予光熱與活力。我經常帶領以美為主題的工作坊,學員們往往會在活動結束後告訴我,他們原以為美是一種偶發的特定經驗,好比欣賞一幅畫或聆聽一段音樂,但是聽了我的演講之後,他們了解美是人生的要素,它牽動著生活的每個面向,直抵人的本質核心。
美的益處
多年來我常以美為題開課,也在心理治療中談論它。我訪談過很多人,請他們說說美的事物帶來的影響。在這過程,我拋開所有理論概念,盡可能以開闊的態度來看待每一種體驗,聆聽它的教誨,從不用它來印證某個觀點,直到了解透徹之後才下結論。隨著研究的進行,我愈來愈明白,美對於人的性情,以及由此延伸,所有意想不到,甚而看似毫不相干的部分,有多麼不可思議的影響:「我忘了我所害怕的一切」、「我懂了好多事」、「我看見幸福」、「我感到放鬆又很充實」、「能活著我很感恩」。
這其中,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。在這個數位化的年代,一個情緒喧騰、壓力重重、刺激過量的年代;一個充斥虛妄的欲望、私密外曝、步伐狂亂、媒體轟炸的年代;社會不時侵襲、糾纏、誘惑或麻痹我們的年代,我們的真實感受何在?冒著迷失自己的危險,置身於一大堆不屬於我們的情緒裡。或者更糟,受困於內心一股無名的巨大空虛之中,說不定還根本渾然未覺。與美邂逅,輕易地把我們帶回情感自然流露的純真狀態。
人類的歷史演變至今,在西方社會裡,我們的處境同時是希望無限卻又令人憂心。從某一方面來說,我們和全世界接軌,知識爆增,所有隔閡逐一崩塌,神奇的科技把虛幻的神話化為日常的現實;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我們卻一步步陷入貧窮的危機:我們像奴隸似的,為了生活瑣事奔波,陷在城市雍塞的車陣中動彈不得;如行屍走肉一般在虛華空洞的購物商城裡遊盪、消費;和逝去的戀情糾葛不清。
在這個奇妙又驚人的年代裡,體制失去了約束力,再也幫不了我們;正義、自由和愛的價值變得抽象又飄渺,和其他成千上萬個誘人的允諾相比黯然失色。值此危急之秋,美就像救命的浮木,而且它就在身邊,就看我們有沒有慧眼得以識出。它超越任何教條,回應我們最深的需求,同時,美不假外物,即興自發,它引領我們回歸自身。
拒美於千里之外
麻煩的是,美的需求不管再怎麼強烈,再怎麼重要,卻很容易被日常生活中那些盤踞在我們腦中的念頭,以及讓我們分神的事情給推開。我們總是來去匆忙,無暇分身,往往和美錯肩而過。這實在可悲,因為沒有美,我們雖生猶死,生活變得苦悶、艱辛、晦暗。沒有美,我們觸不著自己的感受,世界變得冷酷或平庸,其他人引不起我們的興致,人生失去亮麗色彩。我們日復一日拖著沉重的身心,得過且過,不知道這一生所為何來,生命有何意義?
希爾曼(James
Hillman)是少數心理學家,他強調美的重要,以及壓抑美的可悲。他曾經問醜陋讓人付出了什麼代價:「怠工、性執迷、輟學、暴飲暴食、專注力太短、製藥工業、蠱惑人揮霍以逃避現實的龐大消費產業、藥物依賴、運動暴力、用觀光包裝的殖民主義,這些事物讓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?我們是否也能從壓抑美的現象裡,找到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問題的重大根源?」
然而,當前的社會依然體認不到人對美的需求;或者說,它體認到人的這項需求,可是卻從中剝削。流行時尚工業聯手說服我們相信,美麗可以販售,人人可以擁有美麗,只不過,擁有美麗之前,我們得要先把自己改造得美麗才行,我們唯有使用某某面霜、穿上某款服飾、買下某個小玩意兒、時髦的墨鏡或拉風的跑車,才稱得上美。美成了商品:購買某某商品,美便屬於你,你會快樂似神仙;你若不掏腰包,就與美無緣,也進不了富麗堂皇、炫光閃閃、如仙似幻的世界。媒體日復一日如此蠱惑我們的世界。
這說來弔詭,因為事實上美從沒像當今這般伸手可及:只要踏入一家大規模書店,就可以輕易找到所有文學鉅著或藝術傑作;或者找家旅行社,花一筆大多數人都付得起的費用,就可以坐上飛機,到地球上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地方欣賞美景;更別說上網了,從網路上可以下載一世紀以前,只能在特殊場合聽到的奏鳴曲或交響曲。大量的不朽傑作運往我們居住的城市,透過各種展覽和展演讓人一飽眼福,就連電視廣告有時也拍得令人激賞。
這是文明卓越發展的成果,雖然這之中肯定潛藏因事物唾手可取而流於平庸的危險,甚至是,為了讓美變成超市裡隨手可得的商品,它的精髓勢必所存無幾。於是,我們忘卻了美其實並非物品,而是一種存在的方式。儘管我們比以前更有機會親近奇妙的大自然,以及藝術的曠世鉅作,但我們依然盲目,無視美的存在。
假使我們誠實面對自己,絕大多數的人會在生活裡發現更多美好事物──不只是從充滿異國情調的節慶或藝術品裡,而是從人身上、從最平凡無奇的事物裡發覺美。
也許我們該問問自己,要是生活少了美──對生命重要需求的否定,我們會如何?我們會再也不曉得如何快樂起來;少了美,我們會變得了無生氣、易怒和絕望。無論如何,我們有的是機會能補充這欠缺的維他命,而且我發現,心理治療師的工作便充滿這樣的機會。與美失聯會產生一些病症,但發掘美的事物並且享受它卻好處多多,只要我們不再抗拒,儘管放手一試,又或者有人從旁提醒。如此,我們往往會發現美其實信手可得。我們都會找到自己享受美的方式,通常是從大自然或從藝術品裡,也有人是從某種展現自我的方式或是人際互動;從日常生活中,甚至從後續會談到的,在最平常的情境裡,以獨有的方式享受美。
在訪談過程中,我經常注意到,最能自在享受美的人,也比較能敏察自己的感覺,擁有豐富內在生活,較能善用自身的資源,遇到困難時較堅強,碰上各式各樣的困境,也比較能夠靈活應變。他們並非刀槍不入,而是較能處變不驚,自信因應。
唯有我們否認美,美才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全。美最直接的威力,在於它賦予生命。我有一位同事為移民提供心理諮商,那些離鄉背井的人被迫適應我們的文化,因而常常覺得和環境格格不入,往往帶有敵意。我的同事援用詩來進行諮商,但用的不是義大利詩,義大利詩對這些移民來說意義不大,因此她找的是個案祖國的詩。假使個案是衣索比亞人,她就找衣索比亞詩;假使是羅馬尼亞人,就找羅馬尼亞的詩。她挑選和個案的情境相呼應的詩,效果往往很不錯。個案聽到故國的詩,總會感到溫暖,親切的鄉音讓原本失落迷惘的他們,再次找回自己。
詩是指引。我們的確可以說,任何形式的美都是一種指引,就像黑夜裡的燈塔,指引我們方向。報紙和電視不斷報導人類的惡行、戰爭、恐怖主義、不公不義,以及那些迫在眉睫的災難,諸如南北極的融冰、流行病、洪水、地震、酷寒的威脅、鬧饑荒、污染、貧窮、爆炸、犯罪、貪腐;與此同時,我們依舊在艱困和危厄中度日,好似活在一場夢魘裡。直到我們遇見了美,方覺平凡的生活裡蘊藏著和諧,方覺即便是最黑暗最艱困的處境,希望依然相隨。
健康上的獲益
根據瑞典一項以兩千人為樣本的研究,較常上劇院、音樂廳,看電影,以及欣賞各種表演或展覽的人,比較長壽。他們面對死亡的風險少了六成以上。另一項受試者近四千人,時間長達八年的瑞典研究顯示,常上劇院、音樂廳,看電影和展覽的人,甚至認為自己的健康有改善。換句話說,享受美的事物會讓人更加擁抱生命。
研究者分別以心理分析和生物學的角度提出解釋。根據心理分析的觀點,藝術藉由樂音、色彩、影像和文字,以一種社會所認可的方式滿足人的欲望;生物學的觀點則認為,對美的感知促進了免疫系統的功能,此外,由於大腦海馬迴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的數目增加,所以比較不會陷入憂鬱的情緒裡。無論如何,這研究告訴我們,愈常接受美的洗禮,活得愈快樂。
不過,美不只存在於美術館和展覽館裡,一旦我們看過,就會一再反覆看見,而且它會在最讓人意想不到,甚或是最戲劇性的地方出現,就連在臨終的床榻上,也可能驚見美的身影。邁入耳順之年的丹尼爾,談起他協助臨終病患所體驗到的美,領悟到「生命的可貴」。他激動地描述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剎那:「在那一刻,我也屏息以待,等著他再次吸氣,但是他毫無動靜。等我再次呼吸時,我體悟了呼吸代表生命的延續,領悟到活著的珍貴,而且發覺自己以前從沒真正的活過。這是個美妙的禮賜。」
所以說,不管是在現實裡或在夢境裡,美總是意外降臨。的確,在藝廊、演奏廳、花卉植物園或國家自然公園裡,我們很可能與美相遇,但是美顛覆了所有規則。假使我們試著把捉它,只會發現它從指尖溜走;假使我們在享受它的那一刻,想到它稍縱即逝便沉溺於憂傷,我們的人生將毫無樂趣可言;假使我們煞費苦心想製造、界定它,建立無可爭議的標準,我們會受挫洩氣。
因此,唯一可行之道是臣服於它。放開自己,接納美終究會消逝。在它來臨時全心擁抱,在它離去時徹底放下。要放開我們愛戀執取的一切並不容易,美教導我們臣服,這是它提供的震撼教育。
針對人們在日常現實的美感經驗所進行的研究當中,我發現最能深入體驗美的人,都能處之泰然自若,這些人不會大費周章,即使他們充分了解美的難能可貴。我深信,與美相遇的祕訣,在於學會「無所為」。別想要它長存不朽,別壓抑伴隨而來的情緒,別做任何解釋來曲解它,別用預先界定的金科玉律來框限它,更別把自己的美感加諸於他人。我們只需站在它面前,不做手腳增減任何一分,讓美原原本本毫無阻礙地進入我們內在。如此一來,我們不是去占有美,而是讓自己被美所擄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